留言才是重點吧
1940年代台灣文壇已經這麼熱鬧(?)一點不輸給今天啊
還是該說今天的文壇還比不上當年⋯⋯?
【呂赫若很忙/台灣第一的演劇研究會】昭和十八年(1943)四月二十九日。
西川滿到底有什麼了不起!
昨天下午,所有台灣文化界的人士聚集在臺北城,為的是兩場性質完全相反的集會:
兩點整:「台灣文學奉公會」在「皇民奉公會」的召集下,在總督府舉行成立大會;
三點半:「厚生演劇研究會」在本地文化圈的殷殷企盼中,於大稻埕山水亭正式宣告成立!
完全不是碰巧撞期,參加第二場的人,心裡應該和我想的都一樣,那就是,「要和西川滿、以及俗不可耐的文學奉公會劃清界線」!
「台灣文學奉公會」標榜的是以文學「奉公」——就是對政府「歌功頌德」的高級說法。而且和前身是「台灣文藝家協會」相比之下,實在差不了多少啊,實在太無聊了!
一直都是協會 VIP 會員的張文環就和我發過牢騷說:「文藝家協會根本就是西川滿這傢伙的一言堂啦,講一些政治正確的話,哪知道他品味那麼奇怪,對他實在太失望了。」
「台灣文學奉公會」決定要成立的當天,文化界的朋友們也下決心認真的開始經營我們自己的「厚生演劇研究會」,想以本島發展迅速的 #新劇 來和「#皇民文學」一決高下。
昨晚雖然因為燈火警戒要摸黑回家,可是台北的天空還是星光熠熠,張星建從台中過來、很少見到的顏水龍也一起晚餐。在高朋滿座的山水亭,我們一起舉杯誓言:
「為了 #台灣文學 的未來大家要一起努力!」
今天早晨醒來後,心中還是激動不已,把昨晚這事記錄下來,希望未來對文學的喜愛與努力也不會變!
#我只是想專心創作
#愛國雖然沒有不好
#但文學創作也要奉公實在太誇張吧
#小編代po
#小編也覺得氣憤